6月15日上午,三亚学院服装专业黎珏辰教授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中国传统色与中华美学密码”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三亚市社科联主办,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讲进学校”系列主题讲座之一,由三亚学院学术服务中心承办。讲座从色之名、色之源、色之典和色之兆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色彩的魅力及中华美学的密码。
讲座中,黎老师首先从“色之名”入手,解读了不同色彩的命名背后包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她揭示了传统色彩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接着,黎老师详细阐述了“色之源”,从自然界中的山川地理、花草树木等元素出发,解释了中国传统色彩的来源与形成过程。她将地域特色、时令变迁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色彩的丰富内涵。
在“色之典”的部分主要揭示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颜色的认知,以及色彩在社会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黎老师对于传统色彩的哲学思考和审美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让大家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品位和审美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黎老师以“色之兆”为结尾,强调了色彩在日常生活、设计创意等领域中对于表达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性。她指出,了解和运用传统色彩不仅可以提升美学品味,丰富服装设计师的创作思路,更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纯正的中华审美品格。
本次讲座通过中国传统色彩和中华美学的探索,为服装专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色与中华美学密码,学生们能够了解到中国独特的美学价值观和审美思维方式,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骄傲感,同时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爱国情怀。
图文:黎珏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