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为了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三亚学院服装专业教师对三亚黎族故事文化产业园进行了考察,并在考察中与产业园签订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协议。
三亚黎族故事文化产业园是一个集文化传承、旅游体验、服装设计、黎族文创产品设计与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园区内设有黎族文化展览馆、黎族服饰设计工作室、黎族手工艺品制作车间等多个功能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可以展示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的场所。黎族故事品牌负责人带领老师们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仓库,详细了解了服装的设计、裁剪、缝制和包装等工序。在参观过程中,企业的技术人员向老师们展示了最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如电脑辅助设计系统、自动裁剪机等。
参观结束后,双方举行座谈会,共同围绕如何提升黎族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展深入对话。在座谈会上,企业代表向技教师们表达了对民族文化文创产品竞争力提升的迫切需求。他们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国内外市场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产品越来越感兴趣,而民族文化是中国独特的资源优势之一。然而,企业在设计和开发民族文化文创产品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希望能从高校这里获得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在现场讨论中,教师们提出了一些关键的建议:
首先,强调文化的深度挖掘。教师们认为,要提升民族文化文创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深入挖掘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传统技艺,并将其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中。同时,注重将当地的历史和故事融入产品,使之更具民族特色和独特魅力。其次,重视技术的创新应用。教师们指出,民族文化文创产品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三维打印技术、智能制造等,注入新的元素与亮点,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度。
此外,教师们还强调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企业在提升民族文化文创产品的竞争力时,不仅需要在设计和制作上下功夫,还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和市场推广。通过精心包装和宣传策略,树立起独特的形象和品牌价值,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对此,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赞同,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技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民族文化文创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
为了将这次考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团队与三亚黎族故事文化产业园共同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协议。校企联合、产教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三亚学院服装专业教师考察三亚黎族故事文化产业园并签订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协议,不仅扩大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领域,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服装设计和制作人才,为黎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供稿:黎珏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