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信息可视化设计
指导教师:刘碧峰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2020级
通俗来说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进一步来讲视觉传达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如果用一门课程来诠释视觉传达专业的话,信息可视化设计无疑是最佳选择。
信息可视化是一门知识面涉及较宽泛、发展迅速且跨知识领域的交叉性学科。面对当前海量、多维、跨媒介数据的大量产生,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本门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三年级开展的核心专业课,要求学生融合专业知识,软件技能,设计思维创新完成课程训练。然而在面临大容量信息整合输出的任务时,很多学生会无从下手。对于新课程的学习,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课程所要传输的知识内容是什么;第二,课程内容在专业知识体系构建重中的地位及关系如何梳理;第三,学习该课程前需要具备什么样知识及技能储备。
作业展示:
01: 视觉日记(视觉化思维养成)
02:象形图(适合图表信息的图形基础)
03:用象形图讲故事(四格式训练)
04:说明书(思维可视化养成记)
05:可视化地图设计(大容量信息整合设计)
06:主题可视化设计(设计思维及流程实践)
设计回音:
邓雯月: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逐渐能将一些庞大的数据用信息图表的方法进行整合。通过可视化设计实践,提升了的分析能力和编辑能力。学习到了很多,也认识到自己许多不足之处,综合能力还有待加强。在信息海报制作过程中,老师也很多次的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要改进的地方更加明确了,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
刘子涵:结课作业我选择了网络文学这个主题,网络文学种类多,也给了我设计图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调研数据信息量大,如果直接将这些内容铺放给读者,不仅会给读者带去视觉疲惫感,还会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失去阅读兴趣及耐心。在对整顿的信息进行可视化设计表现的时候,好的标题可以让读者产生兴趣,美观的图形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美好体验。选择合理的图解方式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说明,最后以容易理解的方式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信息,这才是信息可视化的最终目标。
尾声:今天人们所拥有的信息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丰富,随着大数据和网络的发展,信息过载的问题也将会变得更加严重。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地过滤信息垃圾,消除冗余记忆,提高信息传播质量,这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
供稿:刘碧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