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包装设计
授课对象:20级视觉传达
课时:45课时
指导老师:陈睿均
课程主旨:
包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需要将学生大学3年所学的所有的知识全部贯穿起来,例如字体、版式、色彩、插画等等,所以需要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将之前课程的内容串联起来。在作业的设置上将这几个模块单独拿出来让学生做练习,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明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将之前基础课程的知道融入包装设计课程中。并且在作业的设计中,非常关注包装设计的实地调研,在生活中学习,在市场中学习。让学生知道并且了解与包装设计同时开课的品牌设计与包装之间的关系。
项目前期调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市场中学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课程的前两周,以分散调研的形式展开。由陈睿均老师进行课程框架以及前期调研思路导入,打破了以往只关心最终的设计成果,而不关心学习过程这样的弊端,也让学生深入生活中去调研。并不是让同学们直接做设计,而是多观察,让他们走访身边的超市,比如让学生去超市、免税店,总结这些品牌包装的经营模式、产品特点、目标客户及竞争对手的资料,并根据上述调研资料提炼企业的核心经营价值观和视觉表现要点,去看包装的材质(特种纸)、工艺、商场展示氛围、分析下这个品牌目标对象是什么年龄,针对这个年龄的消费者品牌商又是采用何种营销手段的。最终呈现出的包装效果。最后每个小组提交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这些调研都是为了最后的视觉设计打下基础。
包装结构设计:
在整个包装设计课程中主要是以最后的结课作业为导向,在课程的作业的设置中主要是以两个基线,一个是以实际项目、主题竞赛或研究课题。在课程的实践训练时,以往选题一般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意选择的虚拟项目,这样的题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生将自我中的“我”放大,将自己变成一个艺术家一样,不去考虑包装中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去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需求,而是单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和喜好来设计。长期这样,学生习惯了自己主观的设计,就会缺乏整体的市场意识和设计沟通能力。所以,在课程作业中让学生从实际包装着手去进行再改造,即通过对已有包装进行改造,分析包装出现的问题,与甲方沟通和选定方案,这能够让学生保持设计需要的“客观”和“理性”。也能让学生始终都有一种问题意识,知道设计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再制定详细的项目任务书,制定好每个项目完成的时间结点,按期完成,不养成拖延症的习惯。最后将自己的作业按照比赛要求的整理,参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学生上课提案
优秀学生作业:
视传2003曹胜宇 《月光长照月饼包装设计》
视传2003尹志清 《椰南咖啡包装设计》
视传2001蔡应竹 《海南茶叶包装设计》
视传2001王乐琪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茶叶包装设计》
视传2001吴柳莹 《海南粉包装设计》
视传2002张皓钧《钧茶包装设计》
视传2002李云兰《李家月饼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