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我院于下午14:30-15:30在书新五号楼5东102教室开展了“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专题讲座”活动,此次讲座虽以大三同学为主要受众人群,但也不乏大一大二同学前来旁听。另外,本次活动请来的徐颖老师才能卓越,资历较深,面对关于“职业规划导航”的阐述,提出了“如何做好职业规划”这一精辟问题。同时,在其生动形象的讲述中,同学们亦逐渐对自身的前行目标有了明确认识与感悟。
讲座一开始徐颖老师直入主题,讨论了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老师将去向范围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升学和就业,对于升学,又分为了国内考研和出国留学两个不同的类别,考虑到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着重介绍了国内考研的相关问题,首先分享了自己毕业后的经历,并且告诉同学们,如果只是为了心中情节和为了延缓进入社会的压力,那么考研其实是并不推荐的,而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的同学,给予了高度支持;而对于就业方面,老师也相应分享了自己的就业经验,将就业工作分为体制内和其他企业两个板块,并逐一分析了双方的优势和弊端,提醒同学按需选择。
除前文所述的“升学”与“就业”之外,考公也逐渐成为现今毕业生的一大选择。于此,徐颖老师就“全员考公”这一现象进行逐步分析,并简述其几大缘由:一是介于自身体制,二是因它能够带来一系列较好的“连锁反应”。其一,它起点较低,不讲求参试者的本科院校是否有名,而“院校鄙视链”在其他事业单位或私营企业均却有着或多或少的体现。同时,它形式完整,既分笔试,又包含面试,旨在能够从多方面筛选出一批有能力者,在制度上,其也主张公平公正,目的的是让那些依靠自身不懈努力之人,有机会为自身博得一较好结果。
其二,倘若考公成功,那么迎来的将会是工作与收入双双稳定,而在日后的工作中,升迁大概率也将稳步向上发展。而因为其主要是“公务员”,自然也处于较高地位。徐颖老师后对“考公”进行总结:“考公确也是普通家庭改变自身发展途径的最好办法”。
公职类考试是一种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招聘的考试。这类考试通常包括行测、申论、面试等环节,旨在选拔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人员,以填补公共部门的职位空缺;对于备考,首先要了解考试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注重知识的积注重知识的积累,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效运用应届身份,在考试期间难免遇见不同阶段的考生,有些考生已经进行了多次测试,难免经验丰富,所以一定不要局限类别,多去尝试,争取一次成功;当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备考方法,避免错事良机,如果遇到失败的情况,也一定不要沮丧,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下一次考试。
在最后,老师表明应届生身份宝贵,需得珍惜:各个公职类考试均可有所尝试,而其于应届生所放出名额方面也对学生们较为有利。对于职业规划,其或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话题,但在职业生涯的规划过程中,有望明晓个人的前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