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平庸?怎样让自己在大学生涯中超越自我,甚至充满艺术气息?这应该是很多艺术生思考过的问题。2016年9月22日,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周伟明老师为新加入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的新生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上了一节生动的入学教育课。
周伟明老师一上来就把学生比喻成铁块,学校比喻成加工作坊。把铁块放到作坊四年,并付了四年的加工费,而铁块不仅没有成型,反而经过四年生锈腐蚀,这时便全部是作坊的不称职。而学校的各种制度就是约制学生不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基本因素。
周伟明老师讲自己的求学经历。高中时期,放假不回家,把自己锁在画室画画,只有一瓶水,一袋面包,最多的一次一天画了141张速写。从来都不让妈妈送饭给他,因为他不想在吃上浪费过多时间。
大学时期,他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上天津美院,在大学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学习。他觉得武当山南岩宫的景色非常美,便反复临摹画了一百多遍,以至于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个屋檐他都熟知于心。大三时更是把宿舍退了,就住在教室一心一意的学习。
周老师给我们欣赏了学长学姐的优秀作品《金刚经》以及老师自己烧制的青花瓷与画的《溪山行旅》、《富春山居图》等作品。这些作品让同学们如痴如醉,深受鼓舞。
在现场提问环节,周伟明老师送给答对的同学青花瓷和扇子。周老师说:“在大学四年里,不希望同学们的身份仅仅是学生,而是一名艺术家。人们都说时间都去哪了,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来告诉家长们时间都去哪了!”
周伟明老师的讲座朴实而生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给迷茫中的新生指明方向。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自己,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