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城市——建筑史圆桌会议交流会由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村松伸倡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承办,在2017年3月24-26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南楼举行。参会人员是清华大学建筑史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带领的中国建筑史教学团队(包括贾珺、刘畅、荷雅丽、李路珂、李菁、辛惠园),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程建军教授,会议由村松伸研究所的包慕萍教授主持。我校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环境设计专业陈琳老师有幸参与该会。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探讨东亚建筑史的撰写方式和体例问题。从历史、文化、经济、教育或者政治等角度看,全球化无论如何都是一幅复杂纠结的巨幅图景,且深刻影响了东亚建筑文化。在东亚建筑文化的内外产生了文化融合、变迁和传播,或温和或剧烈,或主动或被迫,或直接或间接。可以说有很多相关问题和话题值得学界思考讨论。会议讨论了东亚建筑文化中的价值,编写体例的方式是通史为主,还是艺术史或者专史篇。包慕萍教授首先讲解了大致的课题研究目标,东亚建筑史的时间轴分类方法,提出了东亚建筑史撰写的基本设想。王其亨教授认为交流很有必要,随着中日的崛起,西方无法回避东亚建筑史。如何基于东亚共同的价值观来研究。王贵祥教授非常具体的提出了比较成熟的以营造与建构为主要特征的的历史编写的框架供大家讨论。与会讨论非常热烈,程建军教授提出可以在历史分期之下对一些重要事件构成的线索进行细化和分析。年轻学者荷雅丽、李路珂等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次与全国最高水平的建筑史教学团队的交流,感受到老一辈建筑史学家的严谨治学的风范,也得以和年轻的建筑史学者有充分的时间交流。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在科研方面收获非常大。
会后参观了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故宫、圆明园、北京四合院等历史建筑,陈琳老师结合本学期课程《中国建筑史》的宫殿建筑、祭祀建筑和住宅建筑在学校给同学们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
与会合影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
北京孔庙开笔礼
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陈琳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