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崖州古城游记——陈志远

  • 发布时间:2017-04-18浏览:
  • 学宫门前的石碑上写着“文武官员在此下马”可见古人对学宫的重视程度。孔庙中建有大成殿、文明门、崇圣祠、尊经阁。其时进庙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看过其壁画,上有记载尤其是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留下了一批原来准备带去日本的佛教经典,这应该是崖城文化史上颇有神奇色彩的宝物。历经千年之久,却依然保留着古旧而完好的布局,实属难得。这充满历史厚重与沧桑的崖城街巷,我静默的走进这座学宫,这一切都似曾相识,那一刻,仿佛置身于曾经那个年代,只剩我独处在这学宫,身旁有进庙朝拜者,进贡者络绎不绝,耳边似有钟声响起,使我油然而生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大殿门口有两颗鸡蛋花,花开了,淡黄色的花心,白玉样的花瓣。这时刚好有点滴小雨,几朵散落到地上,寥若星辰,叶片和花朵上点缀了水珠,翠绿的叶子和艳丽的花朵显得冰清玉洁、晶莹剔透,如此的生机盎然透显其院中的古朴沧桑,这样的对比,是何种唯美的意境!

    不过一会的时间罢了,看不得仔细,但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相机把我所看到的美的人或物给记录下来,等到归去后,才细细品味其中的细节。尽管如此,我对这古庙也并不能得到多少深究,懂的都是些皮毛罢了。庙中依次为文明门、尊经阁、少司徒牌坊、万仞宫墙、照壁、棂星门、冸池、泮桥、大成门、天子台、大成殿、崇圣祠。进入庙中整个建筑呈对称布局,有宫殿般的威严之感,秩序性很强。可见旧时的先贤对这种礼制文化的重视。学宫里要礼拜的当属孔老夫子,各种祭拜的礼器,最先吸引到我的是青铜编钟,上边刻有“康熙五十四年制”几个古朴的繁体字。有孔子和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塑像5尊及木雕神龛;十二哲人牌位;大小供桌、香炉烛台和各种祭器。看到这些,就不得不想到古时候人们对祭祀的看重以及其中的礼数章节的繁琐。

    离开学宫,经几番折腾后我们到了保平村张家宅,这是一座历史时光遗留的珍宝,这是作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护的建筑。这座民居在保平村43处清代传统民居中,规模较大,布局严整,结构复杂,工艺考究,是崖州清代至民国传统民居中的经典范例。同时拥有清代与民国时期的崖州建筑风格,独具一格。时至今日,这座跨越了上百年的老宅子依旧静静矗立在村中,一如历史时光遗留下的珍宝。此次一行有幸走进张家宅,感受这座古老宅院的魅力。因为融合有清代与民国的建筑风格,拥有两个不同时期的门楼,清代门楼墙楣彩绘丰富,而民国时期的门口体制高大,在当地十分具有代表性。

    我们在参观张家宅时,我和同学从清代后座建筑绕回照壁前院,经过了一个颇有独具特色的小通道。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那是一种身在其中才可感受的奇特。通道右侧的墙砖上有一整排透光的石刻,想象着,夕阳西下橙色的阳光渗透进来,在左面的灰墙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既照亮了整个通道,又散发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民国情调,有如步入了连接今生与往世的“时光隧道”般,着实令人恍惚迷醉。

    再站到前院回望整个张家大宅。这时,雨丝很细,很绵,像春天时空中飘浮的柳絮。白墙灰瓦一如往常,只是时光难回,唯有这砖瓦木梁还默默坚守着家族的故事。

    天色将晚,我们到了“最后一站”盛德堂遗址。现存的建筑遗迹虽然残破,却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和记忆,这座遗址是修缮过的,古朴中透着现代气息。这座建筑的修缮还获得了社会公平奖佳作建筑奖。正好赶上清明时节,遗址的主人回来扫墓,这样我们才有幸见到这些保护建筑。听主人说,这些看起来破烂不堪的房屋,可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的,包括里边的物件和装饰,都很富有年代感,我若有所思望着檐下的雨滴与主人交谈着。之后我用相机把这些给记录下来,也算是我来到这的证明罢。

    半天的时间,我们仿佛走过了历史的世事万千,途经风风雨雨。呵!岁月这东西,总是令一切变得沧桑。


  • 办公室电话/招生咨询电话:0898-88386753/88386751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主页欢迎您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5 www.kmxnf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Dedign By Taoyuan
    • 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官方抖音号

    • 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