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杨洋,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2013年至2016年任职于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所,工程师,负责多项景观项目的设计工作,涵盖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旅游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旧址改造及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等,其中多项获得省级优秀设计奖。现任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城乡规划专业教师。
问:城乡规划专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何优势?
杨洋:城乡规划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专业,涉及建筑、规划、景观和艺术等多个知识领域,通过各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全面地发展。城乡规划专业的很多课程都比较灵活,主张启发学生去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力,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说城乡规划专业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另外,从专业的就业前景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给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了空前的良机。
问:景观设计相关课程的设置对城乡规划专业学习的意义?
杨洋:随着近年来社会发展对景观设计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得到完善,逐步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方向。景观设计与城乡规划相辅相成,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尺度上的体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乡规划专业设置景观设计的相关课程,一方面是加深学生对城乡宏观与微观设计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问:景观设计主要学习哪些知识?
杨洋:景观设计包含城市景观、居住区景观、城市公园景观、滨水区域景观、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等,所以教学内容比较丰富。首先是设计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审美基础、建筑设计史、艺术史等,另外还有景观设计原理和行业内的相关设计规范。其次需要有一定的手绘功底和电脑软件操作技能,主要诸如CAD、Photoshop、3D Max等常用专业软件。再次,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作为一名设计师需要准确地去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问: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有什么特色,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走向社会?
杨洋:城乡规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基础课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和基本概念,专业课的设置主要是系统地培养学生在城乡规划方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课是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城乡规划专业是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一个学科方向,我们通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手段,来提高理论教学的水平,使学生将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立得住脚,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的锻炼和培养,使学生具备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问:人才培养上有哪些创新点?
杨洋:当今大学生个性鲜明、富有才华,因此我们坚持因材施教,让学生发挥出各自的特长。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让学生走上讲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事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开展设计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