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网
供需两端发力 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焦点之一。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首次突破千万人,总量和增量均为近年之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高校毕业生“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今年将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其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是国家就业政策和服务的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在总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但受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难”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需要各方高度重视,协同推进,实现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持续稳定和改善提升。 规模扩大形式多元 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自改革开放前期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自1997年高等教育并轨和扩招以后,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转变,各级各类高校总的毛入学率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规模快速增加,学历层次逐步提高,应届研究生和本科生增长速度超过专科生增长速度。目前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应届毕业生总数占新成长劳动力的70%左右。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总量在过去30年中增长迅速,从1990年的1500多万人,增至2020年的2亿多人。2020年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6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占23.4%,增加11.1个百分点,其中20岁—24岁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占比超过50%,增加26.6个百分点;25岁—29岁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占比超过40%,增加近20个百分点。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已成为青年劳动力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毕业生规模快速增加,在改善我国劳动力供给总体状况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压力。 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趋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产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学科专业设置细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毕业生代际更替,就业创业条件深刻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出现了身份大众化、就业观念和去向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职业发展多元化等新特点。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20年和2021年应届毕业生灵活就业比例分别为16.9%和16.3%。北京大学发布的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毕业生单位就业比例为32.1%,比2019年降低5.3个百分点;升学比例为29.3%,比2019年提高4个百分点;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比例略有增加,其中专科生在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方面合计比例为24.0%。 区域行业分布集中 虽然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趋势明显,但就业的区域行业分布仍相对集中,呈现不均衡发展,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相对集中,一些领域和地区则相对短缺。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人员比例较高;而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从业人员规模较大的行业中,其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比例较低。 2021年毕业生就业占比最大的5个行业为教育,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合计为58.6%。从区域分布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各省区市毕业生就业规模差异很大,广东、江苏、山东等10个省份中具有专科以上教育水平的人数近1.2亿人,占全国专科以上教育水平人口总量比例达到55%;而专科以上人口规模较少的10个省份合计总量不到3000万人,占比仅为13%。从近几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看,北上广深等仍是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去向的首选地区,其他新一线城市吸引力逐步加强,但还未改变毕业生区域分布的基本格局。 政策与服务不断完善 在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大量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党和国家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丰富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服务支持体系,通过扩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公共部门招聘规模,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实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乡村教师等基础服务项目,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边远地区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多渠道拓展毕业生就业门路。 据国家发改委和人社部等统计,2020年和2021年疫情期间,全国每年提供的公共部门就业岗位超过300万个。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全方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高校、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多方参与,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就业服务支持。 供需数量和结构错位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我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总体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供需总量此消彼长,就业压力持续加大。供给方面,求职毕业生存量、增量叠加,总量压力明显加大。再加上留学回国人员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2022年劳动力市场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且新增的100万首届高职扩招生,主要来源是以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等为主。需求方面,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毕业生市场需求有所趋弱。人社部劳科院开展的平台中小微企业经营用工调查分析显示,2021年四季度有三分之一中小微企业存在减员情况,有47.6%的企业在2021年度没有招工;2022年一季度有校招意愿的企业比例仅占8.2%,比上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 此外,供需结构错位,加剧毕业生就业择业矛盾。一方面,部分传统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等招生规模大,但市场需求偏弱;另一方面,新产业所需基础性人才、高端人才短缺,一些新技术变革催生新的岗位大量增加,如AI技术、机器人运营维护、新型装备制造和数字化升级的岗位等,但缺乏足够的所需专业和技能要求的毕业生。调查显示,毕业生超四成期望到体制内就业,七成青睐管理技术岗位,而市场岗位八成来自民营企业,七成为一线生产、销售服务类岗位。东部地区、一线城市、体制内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大厂等具有虹吸效应,受到毕业生青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中对行业领域、地域城市、单位类型、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期望,与劳动力市场实际能够提供的招聘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增加 毕业生市场就业意愿减弱,劳动参与下降,失业率偏高。国际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目前青年劳动者劳动参与率下降、尼特族(即不接受学校教育、不就业、不接受培训)和失业率偏高成为普遍性现象。与之相应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呈现出相似特征。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2021年毕业生选择“不就业拟升学”或“其他暂不就业”为7.9%,“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增加。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毕业生希望通过不断提高学历水平缓解就业压力,一些地方高职专科毕业生再攻读本科比例超过半数,本科攻读研究生人数也不断增加。 就业过程也面临实际困难,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部分毕业生自我定位不清,就业目标和职业发展不清晰;信息不对称、市场上求职招聘网站良莠不齐,海量招聘信息真伪难辨;还有部分毕业生存在能力不足,缺少实习实践经验,择业机会少;从求职到签约时间间隔长、变化多,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拉锯战耗时耗力,增加了就业难度和成本。毕业生就业服务方面也存在不足,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信息和政策服务、手续办理、档案管理等方面有效性、针对性、便捷性不够,毕业生求职缺乏指导。毕业生就业难还表现为“找好工作难”,由于部分毕业生初次就业处于将就状态,专业不对口、起薪工资水平偏低、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等,导致跳槽频繁、流动性大,这也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认同度。 供需两端发力促进就业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实现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需要协同协力,从供需两端多方面、多渠道强化政策与服务支撑,既创造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宏观环境,又要适应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合理预期和关切,切实解决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难题。 多渠道促进就业,稳定需求总量,优化需求结构,以高质量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是根本之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优先导向,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各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大规模“专精特新”企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新动能,开拓新空间。破除体制困境,加强基层就业政策引导,实施基层社区岗位支持计划,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改革,加大基层公共服务购买力度,鼓励支持毕业生创业创办专业化服务机构,努力扩大基层就业。持续推进毕业生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全方位支持毕业生创业并带动就业。推动企业吸纳就业、灵活就业等政策落地见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重点地区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加大地区吸纳毕业生就业能力。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灵活就业质量。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市场适配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培养模式等自主性。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优势,通过把企业人员引入学校教育和技能培训,将教育教学和培训引进企业,提高教育培训内容、方法与市场需求的适应度,提升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市场适应和转换能力。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教育,强化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念。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制度,更好地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对高校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 加强政策服务资源供给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支持力度,针对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探索制定实施针对不同毕业生群体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因地因人加强针对性政策扶持和服务。加强政府部门、市场机构和社会组织联动,合力打通校内校外服务资源,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促进公共就业政策和服务资源更多惠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实高校就业服务力量,建立公共部门共享的毕业生信息资源库,实现部、省、校三级就业数据实时同步共享,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优质便捷就业服务。统筹岗位信息进校园,推动公共服务机构和市场机构岗位信息与校园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为毕业生提供安全有序的就业服务。简化毕业生就业落户、档案、入职体检等各方面手续,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加大对长期失业或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就业服务,提高其劳动参与意愿和就业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观念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指导各类用人单位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合理设置招聘条件,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和不合理限制,保障职业院校、非重点本科院校学生以及女性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平等就业权利。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机制,建立分层分类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将推送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边远地区、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领域就业,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毕业生树立理性合理的就业观念。加强社会舆论对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引导,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 (执笔:陈 云 曹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