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术薪火相传之道,赋能导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举行首次硕士生导师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7浏览次数:6212

为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夯实学科建设基础,3月26日,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成功举办首次硕士生导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以学术薪火相传之道为主题,特邀广州大学曹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三亚学院副校长温春阳、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院长陈琳出席并致辞,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全体硕士生导师共同参与。

【专家简介】  

曹伟毕业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先后在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授,现为广州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特色村镇保护振兴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保温隔热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十二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在几十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做学术报告或学术交流。曾为厦门工学院和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创始人并兼任院长。

名师引路:多维视角诠释导师使命  

曹伟教授以十年学术积淀与导师经验为基石,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导师的责任与担当。在研究生导师的由来及核心要求 环节,他追溯了导师制度的历史渊源,强调导师需兼具学术能力、科研经验、教学资格与资源整合能力,方能成为学生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他指出,导师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要通过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艺术与设计领域深耕细作。

针对如何做一名优秀研究生导师这一核心议题,曹教授创新提出“三维十力”导师发展模型三维即学术引领维度职业发展维度和人文关怀维度。十力分别指的是:1、学术指导力,以学术指导为根基,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2、职业发展力,关注学生职业发展,结合行业需求引导实践方向;3、心理支持力,助力学生在学术压力下保持积极心态;4、培养独立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形成自主创新意识;5、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平衡学术研究与实践创作;6、坚守学术道德,筑牢研究生培养的伦理底线;7、倡导团队合作,推动跨学科交流与资源共享;8、持续学习力,紧跟学科前沿动态;9、重视成果分享,通过学术发表与展览提升学生影响力;10、尊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独特创造力。曹伟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深度,又富含实践案例,为在场导师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育人指南。

薪火传承:校院联动擘画发展蓝图 

温春阳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曹教授的分享既有战略高度,又具实践温度,指出本次活动标志着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教育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他勉励新晋导师以四有导师为目标:有学术引领的视野、有协同育人的格局、有创新突破的魄力、有文化传承的担当,为学院硕士点申报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陈琳院长强调,导师队伍建设是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实现特色学科突围的战略支点。她透露学院将构建传帮带导师成长体系,通过常态化培训、跨学科工作坊、产学研联合导师制等举措,打造高水平导师团队,为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本次活动作为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推进硕士点建设的里程碑,通过名师经验传承与校院战略协同,系统提升了导师队伍的学术领导力与育人胜任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导师能力建设,优化学术生态,为建成具有自贸港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科高地蓄势赋能,助力三亚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迈向新台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