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图》为南宋画家赵孟坚所作,其以纨扇、绢本作材料,以松竹梅作绘画对象,岁寒三友无论哪方均具有坚韧不拔,傲然无畏的价值精神,现将三者汇在一起,仿若“群英聚集”,暗带幽然气质。
着眼于画面:扇面洁净,作者绘松、竹、梅折枝于其之上——黑墨星星点点,为原本傲雪凌霜的梅画上一株饱结的花朵、苞蕾的梅枝;细尖的松针与墨影般的竹叶继相交错,如星芒般相互夹绕;竹叶松针的尖锐样貌与梅花的温婉铿锵彼此映衬,形成一幅不错画面。它们横斜于画面中央,松针的灰和墨竹的黑与梅花的白缠绕相依,似能够有所理清,却也好像其本该便是如此:松叶如钢针,竹叶如刀刃,彼此比较而言更表现出梅花的傲骨冰心与自内而外的清高气节。整个画面笔墨秀丽,清绝幽雅,意趣横生,颇具文人墨客之姿。这幅《岁寒三友图》通过对画面的重新安排,明确表达出作者刚正、坚贞的气节。
当我们将视野转向画面整体及细节处:梅,以淡墨衬染其形体,以浓墨勾勒出花瓣;松,针尖细长,坚劲挺拔;竹,虽细但不易折,中通确也外直,哪怕迎风而立,也绝不轻易折曲。松、竹、梅尽管画法各异,确是充满韵致。其作为一幅极具精神的南宋小品,就其本人来说,作品的一笔一画都需注意书法与绘画相结合,这无一例外代表着宋末作品的人文追求与艺术特色。
此外,除岁寒三友之外,赵孟坚还创出了水墨水仙画法,是以双钩渲染,把水仙的凌波绝尘之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他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想留给后世的,不仅是画迹和画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品格——坚韧不屈与超脱淡然。而古往今来人们所追求的,亦是他的“意”与“迹”的高度统一。